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生工作 >> 社團活動 >> 正文

中國石油(華東)大學石超博士為中德技術學院做關于“中華傳統工匠精神”的講座

發布者:孟巖 楊瑞豪 [發表時間]:2019-11-08 [來源]: [瀏覽次數]:

2019年11月7日星期一,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導師石超博士于青島中德生態園被動房中心技術報告廳向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學生代表和各公司企業的員工代表開展了有關中華傳統工匠精神的講座。

此次舉辦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講座目的在于如何培育和弘揚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讓我們更切實的體會到工匠精神的內涵所在。

近兩個小時的講座,石超老師從三個層次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進行了精彩的闡釋,讓我們對工匠精神產生了全新的認知。其中“佝僂承蜩”的故事,石超博士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駝背老人苦練捕蟬本領之事,借此喻彼,以小喻大,告訴我們“用之不分,乃凝于神”的道理,只要我們專心致志的從事于一件事,就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這不由得讓我們聯系到自身,我們的學習又何不應該學習老人“佝僂承蜩”的精神,在該努力的年紀做該做的事,不要虛度光陰,做自己的匠人。

工匠精神,在于工,在于巧,在于美。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肮そ尘瘛本褪亲非笞吭降膭撛炀?、精益求精的品牌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雖仍我們是學生,但“工匠精神”離我們并不遙遠,其 “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精神內涵,無一不與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更應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學時光,努力將知識學到極致。

會議最后石超博士以“撒鹽哥”的視頻向我們解釋了精益求精的真實性并將工匠精神的概念上升到了哲學的角度,向我們介紹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問題。

“工”橫豎頂天地;“人”撇捺寫春秋。

致和,致先,致新,致遠。